快报 > 中视传媒网 > 首页 |   加入收藏 
头条新闻 | 新闻快讯 | 广播视频 | 人物周刊 | 基层声音 | 名企专栏 | 魅力地方
滚动播报 | 特别关注 | 地方观察 | 媒体瞭望 | 经济与法 | 权益保护 | 财经资讯
快报 >   新生活快报 > 魅力地方 > 正文
也 谈 精 神 “ 奢 侈 ”
文章来源:半月谈地方在线  作者:杨德振  2020-6-13


也  谈  精  神  “  奢  侈  ”

 

笔者在《幸福的苦恼》一文中,谈到了在物质丰盈和富足的情况下,人们不应再无止境的追求物质上的阔绰与繁多,而应把对物质上的期望转移到追求精神上的“奢侈”方面,这样,人生的宽泛度就会变得格外开阔和宏大,不会在物质方面纠缠于患得患失、锱铢必较之中,幸福才会变得真切又绵长。

那么,说到精神“奢侈”,又有哪些具体内容和指向可供人们思索和孜孜以求的呢?笔者在此谈谈这个话题,就当做作抛砖引玉吧

感恩的意识。一个人感恩意识的有无或强弱,是精神作用的产物。精神丰富的人,感恩意识较强,感恩天地赐予万物,感恩父母赐予生命,感恩国家赐予平安祥和的生存空间,感恩单位赐予发挥才能的平台,感恩生命中每一个赐予友情、爱情、亲情的人,甚至感恩每一个遇见或邂逅。一个懂得感恩和知恩图报的人,精神上绝对不会贫乏、寂寞、槁荒,相反,精神“奢侈"得会让人肃然起敬、津津乐道并学习仿效。

慈善的行为。仅有感恩的意识还不足以维护精神的宽泛度和“奢侈”度,还必须体现在慈善的行为上;依赖于源源不断的向外布施恩德、悬壶济世,见义勇为、扶残助弱,才能彰显悲天悯人的情怀,或让自己获得恒定的精神能量,用物质的“舍得”换来精神上的“得到”,这种“奢侈”,是一件“小失”换“大得”的快慰之事;很多人看不到这个层面的价值与意义,因而,总不愿意付出慈善的行为,甚至沦为“恋物狂”、“金钱的奴仆”,甚至吝啬无比,为富不仁,被世人耻笑和唾弃。

向上向美的力量。伟大精神的价值在于激励人们追求向上、向美、向善、向好的力量。精神颓废的人,带给周围的人,一定是负能量或负面情绪因子,绝不可能把一个健康向上或正向主流的价值观传递给别人;而一个人在时时、处处体现出向上向美的力量和品行,那是他(她)的精神“富余”的表现,是他(她)长期的精神砥砺和发光的结果。这样的人,精神硕果累累,人格魅力四射,能够成为人们精神的领袖。

坚韧不拔的毅力。精神“奢侈”的人有一个广泛的内在特征,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,绝不会朝三暮四、朝令夕改,更不会一遇到困难和挫折马上打“退堂鼓”,轻言放弃。他们心里承受能力极强,敢于自我挑战,直面惨淡的人生。这样的人,风雨过后见彩虹,挺拔的精神撑起了精神“奢侈”的“大厦”,让他(她)们荣辱不惊,顺逆不惧;最后,苦尽甘来,沧桑带来的精神“涅槃”,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而又丰沛饱满。

内敛自控的定力。一个人精神“饱满度”的虚实,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是否拥有内敛自控的定力上。有的人在物质上获得了巨大收获之后,在精神上反而迷惘沦陷了;就如时下人人诟病的“暴发户”所显现的不可一世、纸醉金迷、醉生梦死、声色犬马、忘乎所以等等诸嘴脸和丑行描述,就是一些人内敛自控的定力缺失造成的恶果,而真正精神“奢侈”的人,无论是怎样的成功或大福大贵,所表现出的样貌,一定是气定神闲,自律自控,不骄不躁,不漏声色,就像成熟的麦子,总是“低头不语”,把视线和身段俯向大地,去关注关心普通民众,倾听基层的呼声,而不是到处炫耀和招摇。

持续精进的恒心。一个人在人生的长河中,拥有一颗持续精进的恒心,是永葆精神“奢侈”的原动力和基石。只有时时保持持续精进的恒心,秉持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心态和习惯,才能赢得生命之树的枝繁叶茂和长青不老,才能不停地获得外界的青睐与敬重,营造好的生活与生存环境,不受世事羁绊,不被世相所惑,让精神走向更辽阔寥廓的苍穹,大格局带来大视野,大视野带来大定力,临危不惧,处变不惊。

诚实守信的操守。个人在社会化的大生产中,扮演一定的角色,诚实守信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和做人底线,要想精神清爽或精神奢侈,就要不欺人心,不欺世道,老老实实做人,规规矩矩做事,堂堂正正处世,不欠人情,不昧良心,不坑蒙拐骗,坦坦荡荡,光明磊落,常怀利人之心、体恤之情、助人之乐,这样,精神的“底色”就会绚丽多彩,个人在社会上的“转圜”度就会高很多,拉开与俗人、奸诈者、伪善者的精神“距离”,让精神从“纯粹”、“高尚”走向“富庶”和“伟大"

除上述几方面内容外,精神“奢侈”的内容,还应包括追求悲天悯人的情怀、和气谦恭的行为,健康的兴趣与爱好……限于篇幅,就不展开细谈了。

我常想,在时下已脱贫的中国,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不是物质上的差别,更不是物质拥有的多寡,而真正物分人与人之间的富有程度的关键指标还是要看精神上的“贫富悬殊”比照。那些物质上家财万贯的人,精神上如果也拥有我上述提到的种种“奢侈”举止,那才是真正的富翁;否则,不过是一个“物奴”和“精神乞丐”而已。

 

 

文章作者:杨德振(广东作家、酒店职业经理人、心智研究专家)

文章整理:顾文革

责任编辑:康永周


打印本页 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    
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,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  京ICP备11039553号-1